在英皇讀音樂劇碩士是什麼體驗?
不少學生在準備報考英國音樂劇研究所時,都會把英國皇家音樂學院(Royal Academy of Music, RAM,簡稱英皇)列為首選之一。英皇的音樂劇碩士課程向來以強度高、資源豐富聞名,對於想要短時間內密集提升實力、躍上舞台成為專業演員的同學來說,是極具挑戰也極具收穫的選擇。
音樂劇各校的授課內容和模式其實相差不多,但各校會有自己更側重的部分,這也會反映在招生標準上。以下跟大家分享英皇一年制碩士的大致內容與特色,希望能讓你對這所夢想校園有更多認識!
學期規劃:三學期制,實作為主
英皇的碩士課程採三學期制,為期十個月(九月至六月)。
- 前兩學期:上午安排三堂專業課程(通常聲音、舞蹈、表演各一堂),下午則是約四小時的排練。這樣的安排讓學生能夠在訓練與實作之間不斷轉換與整合,學以致用。
- 第三學期:聚焦於畢業製作,學生將全心投入劇場演出,累積完整的舞台經驗。
整體來說,這是一個高度實務導向的課程結構,對於習慣以成果為目標的學生來說,非常清晰也具挑戰性。
專業課程設計:聲音為核心的跨領域訓練
英皇是音樂學院,因此課程重點自然是「聲音」。課堂設計以 Estill Voice Training 為基礎,結合口音方言、台詞、角色塑造等內容,幫助學生從技術層面與表演層面同步突破。
整體共有約 12 門課,學生被分為 12-15 人的小組進行教學,課程密度與深度皆屬一流。表演相關的有歌隊表演、音樂劇表演、即興等;聲音有聲樂、聲音專題、台詞等;肢體則有踢踏、爵士、音樂劇選段等。其中不少都是一對一或小班課,讓每個學生都確保有最貼近自身所需的訓練。
值得一提的是,英皇設有藝術指導(Music Direction)系,許多課堂會由音樂總監(MD)學生搭配教學,讓演員在課堂上能專注於聲音與表演的整合。這樣的安排在其他學校並不常見,也反映出英皇對於「整合性訓練」(integration)的高度重視。
排練與演出:讓每個學生在舞台上成長
學期間每天下午皆為排練時段,前兩學期各會安排一部教室呈現的劇目,以及一場期末劇場演出。到了第三學期,則全力投入畢業製作。整個課程期間,學生通常會參與至少五場演出,包括內部呈現與對外演出。排練劇目的同時還要兼顧各門課程的功課和吸收,這樣的強度對於體力與心力都是不小挑戰,但也正因如此,學生在舞台經驗與應變能力上能快速成長。
產業連結:業界資源無縫接軌
英皇的另一大亮點,是其與業界的緊密連結。學校平均每兩週就會邀請來自西區的知名導演、演員、作曲家等舉辦大師班(Masterclass),其中不少課堂甚至對外售票,實際上就像一場公開演出。
學生在畢業前平均都有 2–3 次與專業客座講師工作的機會,也常常因此被業界人士注意到,甚至許多人在校期間就簽到經紀公司、或受邀到西區演出!同時,校內還設有三個比賽,包括音樂劇表演、詩文朗誦等,讓學生在實戰中推動自己進步。
第二學期最終會以一場 Agent Showcase 作為收尾,讓學生有機會直接面對經紀公司,爭取畢業後即銜接專業舞台的機會。在英國由於業界分工較成熟,大部分的演員都會與經紀公司簽約並開始面試、試鏡;而像英皇這樣在業界享有名譽的學校,加上位在倫敦市中心,許多經紀人都會來觀賞演出並簽約新藝人。畢竟英皇辦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學生帶往大舞台,所以在校期間的各種演出機會都在爭取曝光,讓學生能認識劇場大咖,並爭取更多更多工作機會。
語言與國際學生支援
英皇對語言的門檻相對寬鬆,IELTS 要求為各科 5.5。然而,錄取前系主任會親自與申請者通話面試,確認其聽力與表達能力。雅思分數只是一個門檻,在劇場排練密集的課程下,能順暢與演員和導演溝通是在專業之外最重要的一項評分標準。
另外戲劇或音樂劇表演科系特別注重咬字與清晰度,因此非英語母語的學生每週還會額外安排一堂「英式英語」口音課,幫助大家在語言與文化上都能無縫接軌。
總體而言,英皇的音樂劇碩士課程就像是演員密集養成班,在短短十個月內大幅提升學生在聲音、表演與舞台整合上的實力,並與業界建立起強大連結。若學生能充分準備、積極投入,往往能在畢業前順利簽約,邁出職業生涯的第一步。
如果你也在考慮報考英皇,建議提早準備英語與作品集,並尋求熟悉該校風格的導師協助,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每一個階段。任何關於報考策略與課程準備的問題,也歡迎預約我們的一對一諮詢,讓你的留學路上更加踏實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