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部落格

一葉知秋:從畢業製作看英國音樂劇碩士

倫敦作為全球音樂劇的核心城市之一,擁有深厚的劇場文化和無數頂尖的創作人才。從經典的《紅磨坊》、《歌劇魅影》到近期全亞裔卡司的《龍貓》、《四月是你的謊言》,觀眾能夠在此見證多元文化激盪下的表演藝術發展。近年,亞裔表演者的出現頻率逐漸提高,從《冥界》到《悲慘世界》皆可見其身影,顯示出「色盲選角」的觀念日益普及——表演能力成為首要標準,背景不再設限,這對許多海外年輕表演者而言,無疑是一道希望之光。

對有志前往英國追夢的表演者而言,一年制的音樂劇碩士課程不僅能迅速累積專業技能、適應當地文化,更能透過經紀人公演、畢業製作等環節進入業界視野。加上脫歐後英國對國際人才的需求提升,簽證政策的友善也成為推動力之一。

今年,我們走訪了六所倫敦及周邊地區的重要音樂劇碩士課程,透過觀賞其2025年畢業製作,嘗試從中觀察各校訓練方向、資源配置與學生實力。希望這篇報導能成為正準備申請的你,選校道路上的一盞明燈。

RAM & GSA

英國皇家音樂學院(Royal Academy of Music) 《Assassins》 ★5.0

皇家音樂學院(RAM)位於倫敦市中心,鄰近Regent's Park,地理位置得天獨厚。作為英皇考級ABRSM創辦學校之一,其音樂實力自然不在話下,而在音樂劇領域亦聲譽卓著,常見校友活躍於西區與國際巡演之中。近年來畢業製作中多次選演史蒂芬・桑坦的作品,顯示該校對音樂性與戲劇性的並重。

本屆製作的《Assassins》加入了馬戲、小丑等表演元素,強化劇作中詭譎與荒謬的主題張力,令人耳目一新。學生不僅展現了紮實的聲樂訓練,戲劇部分的表現也可圈可點,無論是對白、獨白或角色詮釋皆相當成熟。高潮段落結合LED投影與舞台特效,震撼十足,呈現出超越一般學生製作的質感。

雖然該校歷來強調聲音訓練,肢體與舞蹈則相對保守,但近期也逐漸強化這一塊。學生選才上偏好個人風格鮮明、舞台存在感強的表演者,這對舞蹈經驗較少的學生來說,若能持續進修肢體技巧,未來在實際演出中也能擁有更多主動權。畢竟「三項全能」雖是理想目標,但如何展現出角色說服力,才是每位表演者在台上的關鍵課題。

薩里大學吉爾福德表演學院(Guildford School of Acting) 《Children of Eden》 ★5.0

位於薩里的GSA是英國戲劇教育界的老字號,離倫敦約一小時車程,以表演與音樂劇訓練著稱。校園環境清幽,劇場設備雖不奢華,但燈光與舞台設計皆具實驗性與藝術性,別具小劇場的魅力。

本次演出以歌隊結構呈現,由全班共同編織故事,每人皆有戲份與獨唱段落。演員整體實力平均,無論聲樂、表演或舞蹈皆展現出整體性的訓練成果。該校向來重視三項能力並進,此次表演也充分體現其教學理念——透過肢體、聲音與節奏交錯鋪陳劇情,觀賞體驗極為流暢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導演亦鼓勵學生表達自身文化背景,讓學生在劇中自然地融入母語台詞,展現了學校對多元文化的支持。整體演出富含情感與戲劇張力,也再次驗證了GSA在培育全面型表演者上的紮實成果。

LAMDA & RCSSD

倫敦音樂與戲劇藝術學院(LAMDA) 《The 25th Annual Putnam County Spelling Bee》 ★4.0

LAMDA 以其戲劇訓練與考級體系聞名,今年首度推出音樂劇碩士課程,備受業界矚目。該校位於西倫敦,雖然周邊環境較為靜謐,但鄰近多個倫敦地標,學習氛圍仍相當濃厚。作為英國歷史悠久的戲劇學院之一,LAMDA 擁有堅強的師資與資源,為學生提供極具深度的教育體驗。

本次選演《Spelling Bee》,以四組卡司輪番上陣,使每位學生皆有詮釋主要角色的機會。劇場規模雖小,觀眾與舞台之間的零距離卻創造了高度互動的氛圍,也大大考驗了演員的即興與臨場反應能力。演出整體流暢,娛樂性十足,學生在表演、聲音與動作上的表現平均,展現出穩定的訓練成果。

值得肯定的是,LAMDA 特別為亞洲學生舉辦了 showcase,呈現學生原生文化與藝術特色。活動當晚融合多國語言與表演形式,充分展現學校對多元與包容的承諾,也為國際學生提供了更寬廣的創作空間與舞台。

皇家中央演講與戲劇學院(RCSSD) 《Carrie》 ★4.0

RCSSD 近年從原先的「音樂劇場系」轉型為以表演為核心的「音樂劇系」,本次《Carrie》為改制後首屆的畢業製作。該劇雖曾在百老匯遇挫,卻也是一部聲樂難度極高、極具戲劇張力的現代作品,選此劇目可視為校方與師生對挑戰的積極態度。

聲樂部分表現亮眼,學生掌握高音、混聲與Belt技巧相當嫻熟,顯示課程訓練到位。雖然肢體與舞蹈編排略顯生澀,但對多數學生來說亦是一個磨練與突破的機會。舞台效果受限於預算與空間,部分魔幻場景呈現較為簡化,但學生以戲劇表現彌補了技術上的限制,依然成功營造出張力與情緒的累積。

語言與台詞功底一向是RCSSD的強項,學生在發聲與語音細節上表現穩健,尤其對美式英語的掌握相當到位。作為轉型初期的畢業製作,《Carrie》展現出新課程的潛力與方向,未來十分值得期待。

Mountview & Trinity Laban

蒙特紐舞台表演藝術學院(Mountview) 《Curtains》 ★3.5

Mountview 向來以高實踐性的訓練聞名,並擁有倫敦音樂劇教育中最完善的舞台設施之一。校園位於多元文化薈萃的東南倫敦,雖無繁華鬧區的華麗感,卻充滿藝術自由與創作能量。

本次演出選擇美式懸疑喜劇《Curtains》,背景設定在1959年的波士頓。演員們在角色塑造與台詞節奏上展現用心,特別在美式口音的處理上頗見巧思。不過,部分角色詮釋在強調「喜劇效果」時略顯用力,導致節奏偶爾失衡。歌曲與群舞整體表現穩定,雖未特別突出,但依然展現了紮實的基本功。

Mountview 的碩士部資源主要仰賴其強大的學士部與業界合作機會,過去如《Big Fish》等製作皆有極高完成度。雖本次演出未達峰值,但學生整體水準仍具潛力,畢業後仍可望在業界找到一席之地。

聖三一拉邦音樂舞蹈學院(Trinity Laban) 《Bad Girls》 ★3.0

Trinity Laban 一向以音樂與舞蹈教育聞名,並擁有國際考級系統,在亞洲也頗具知名度。今年為其首屆音樂劇碩士畢業製作,整體呈現仍處於探索與調整階段。

製作中可以看出課程尚在建立核心訓練架構的過程。由於班級中非英語母語學生比例偏高,語言與排練進度間的協調成為一大挑戰。雖難免影響部分戲劇節奏,但也為師生帶來思考如何更有效融合語言與劇場訓練的契機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有幾位學生在本次演出中未能獲得實質的台詞或表演片段。雖然導演可能基於劇本需求與製作平衡安排角色分配,但若能進一步強化包容性與透明度,對學生發展將更具正面影響。此外,由於男演員人數偏少,也限制了劇本選擇與角色安排上的多樣性。

然而,在歌唱與舞蹈方面仍可見學生短期內的明顯進步,尤其許多學員原非表演本科出身,能在一年內建立舞台自信,值得肯定。隨著課程持續優化,未來有望成為更多初學者的起點與啟航之地。

其他英國音樂劇碩士課程一覽

  • 皇家威爾斯音樂與戲劇學院(Royal Welsh College of Music & Drama)
    為英國一流藝術學府之一,其經紀人場次多安排於倫敦,維持高度業界接軌。然而地處卡地夫,在觀賞演出與建立人脈的便利性上略遜一籌,較適合希望沉浸學習、計畫返國發展或從事教育者。
  • 利茲音樂學院(Leeds Conservatoire)
    以音樂專業著稱,設備新穎,資源完善。音樂劇課程主打原創製作,強調跨領域創作能力。雖與業界商業製作接軌略有距離,但對重視創作導向的學生而言,是極具潛力的選項。
  •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(Goldsmiths, University of London)
    現階段音樂劇碩士僅設製作與創作主修,預計明年增設表演方向。該校擁有應用戲劇、表演創作等豐富相關科系,地處倫敦交通便捷,社群活躍,對尋求實驗性與創意導向課程的學生具有吸引力。

每一齣畢業製作,都是一所學校教學理念與學生能量的縮影。從中我們可以看見各校的教學重點、資源分配與學風特色,也能幫助未來申請者更有方向地做出選擇。

英國音樂劇教育標準嚴謹,競爭激烈,並沒有「野雞大學」或「水碩」這一類的問題。不論錄取哪一所學校,都是對學生潛力與實力的肯定。每所學校皆有其獨特之處與成長空間,最終關鍵仍在於學生如何善用資源、明確規劃自己的學習路徑。

如果你也夢想站上音樂劇的舞台,不妨從了解開始,多查資料、詢問畢業的學長姐,必要時與專業的老師一對一洽詢更能讓你事半功倍!如果你想在未來也到英國追逐自己的音樂劇夢想,歡迎與我們的導師開始討論,下一個站上西區的亞洲之光可能就是你!

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