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叶知秋:从毕业大戏看英国音乐剧硕士
伦敦作为全球音乐剧的核心城市之一,拥有深厚的剧场文化和无数顶尖的创作人才。从经典的《红磨坊》《歌剧魅影》,到近期全亚裔卡司的《龙猫》《四月是你的谎言》,观众能够在此见证多元文化激荡下的表演艺术发展。近年来,亚裔表演者的出镜频率逐渐提升,从《冥界》到《悲惨世界》均可见其身影,显示出“色盲选角”理念日益普及——表演能力成为首要标准,背景不再设限,这对许多海外年轻表演者而言,无疑是一道希望之光。
对于有志前往英国追梦的表演者而言,一年制的音乐剧硕士课程不仅能快速积累专业技能、适应当地文化,还能通过经纪人公演、毕业制作等环节进入业界视野。加上英国脱欧后对国际人才的需求上升,友好的签证政策也成为重要推动力。
今年,我们走访了六所伦敦及周边地区的重要音乐剧硕士项目,通过观赏其2025年毕业制作,尝试从中观察各校的训练方向、资源配置与学生实力。希望这篇报道能为正在申请的你,在择校路上提供一盏明灯。
英国皇家音乐学院(Royal Academy of Music) 《Assassins》 ★5.0
皇家音乐学院(RAM)位于伦敦市中心,毗邻Regent's Park,地理位置优越。作为英皇考级ABRSM的创办学院之一,其音乐实力毋庸置疑,在音乐剧领域亦声誉卓著,校友常年活跃于西区与国际巡演舞台。近年来多次选演斯蒂芬·桑坦的作品,展现出该校对音乐性与戏剧性的并重。
本届毕业大戏《Assassins》融合了马戏、小丑等表演元素,强化剧作中的荒诞与讽刺气质,令人耳目一新。学生不仅展现了扎实的声乐功底,戏剧表现也同样成熟,无论对白、独白还是角色诠释皆具水准。高潮部分结合LED投影与舞台特效,震撼全场,呈现出远超学生作品的专业质感。
虽一向以声乐训练为主,但近年来该校也逐步加强身体与舞蹈教学。招生方面偏好个人风格鲜明、舞台存在感强的表演者,这对舞蹈经验较少的学生来说,若能持续精进肢体技巧,未来演出机会将更具主动权。毕竟“三项全能”虽是理想目标,但舞台上如何展现角色说服力,才是每位表演者的终极课题。
萨里大学吉尔福德表演学院(Guildford School of Acting) 《Children of Eden》 ★5.0
GSA位于英格兰萨里郡,离伦敦约一小时车程,是英国戏剧教育的老牌名校,以音乐剧和表演训练著称。校区环境安静,剧场设备虽然不奢华,却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与实验性,展现出小剧场独有的魅力。
本次演出采用歌队结构,全班共同编织故事,每位学生都有角色与独唱段落,整体表演节奏流畅,情感真挚。GSA一直强调声、表、舞三项并进,此次作品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——通过身体、声音与节奏交织铺展剧情,观赏体验极具艺术性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导演鼓励学生表达自身文化背景,允许学生在剧中自然加入母语台词,展现出学校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尊重。整场演出富有张力与细腻情感,充分体现出GSA在培养综合型表演者方面的扎实实力。
伦敦音乐与戏剧艺术学院(LAMDA) 《The 25th Annual Putnam County Spelling Bee》 ★4.0
LAMDA 以戏剧训练和考级体系闻名,今年首次推出音乐剧硕士课程,备受业界关注。学院位于西伦敦,虽然周边环境较为宁静,但学习氛围浓厚,资源丰富,师资雄厚,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。
本次毕业大戏采用四组卡司轮番演出,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扮演主要角色。剧场空间虽小,却形成高度互动的观演关系,对演员的即兴反应与现场掌控提出挑战。整体演出节奏明快,娱乐性强,学生表演、声乐与肢体表现均较为平均,体现了扎实的基础训练。
值得肯定的是,LAMDA特别为亚洲学生举办了“Showcase”,让国际学生有机会展示自身文化背景。当晚演出融合多国语言与艺术形式,展现出学校对多元与包容的承诺,为国际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表达舞台。
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(RCSSD) 《Carrie》 ★4.0
RCSSD 近年来将“音乐剧场系”转型为以表演为核心的“音乐剧系”,本次《Carrie》为新专业的首次毕业大戏。虽然该剧在百老汇首演表现平平,但其声乐难度极高、戏剧张力十足,选此剧可视为校方和学生对挑战的正面回应。
学生在高音、混声与Belt技术方面展现出色,整体声乐水准颇高。虽舞蹈和肢体部分略显生涩,但也提供了学生自我突破与提升的机会。由于制作预算有限,一些魔幻特效略显简化,但通过出色的表演依然成功传达情感张力。
语言与台词训练一向是RCSSD的强项,学生在发音、语音控制及美式英语模仿方面皆表现出色。作为改制后的首部作品,《Carrie》展现了新专业的方向与潜力,未来发展令人期待。
蒙特纽舞台表演艺术学院(Mountview) 《Curtains》 ★3.5
Mountview 是伦敦著名戏剧学院之一,以实践导向著称,舞台设施堪称伦敦戏剧院校中最为专业。校区位于东南伦敦,虽然远离市中心的繁华,但周围人文与艺术氛围浓厚,适合沉浸式学习。
本次毕业大戏为美式悬疑喜剧《Curtains》,背景设定在1959年的波士顿。演员在美式口音与节奏控制上表现用心,但部分角色在追求“喜剧效果”时略显用力,偶尔影响整体节奏。歌舞片段完成度良好,但未出现特别令人惊艳的高光时刻。
尽管此次作品未达到前几年如《Big Fish》的高度完成度,但仍不乏潜力学生。Mountview 的硕士部仍能借力其强大的本科资源与业界合作网络,继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。
圣三一拉邦音乐舞蹈学院(Trinity Laban) 《Bad Girls》 ★3.0
Trinity Laban 以音乐与舞蹈教育著称,并拥有国际考级体系,在亚洲地区也颇具知名度。今年是其音乐剧硕士课程首度举办毕业制作,整体尚处于探索与调整阶段。
因非母语学生比例偏高,语言能力参差不齐,影响了部分排练与沟通进度。部分学生未获得具体台词或表演段落,虽可能是出于剧本安排或制作考量,但在包容性与公平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。
演员人数结构亦影响角色安排,全班仅两名男生,剧本选材受限。但从歌唱与舞蹈部分可见许多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明显进步,尤其不少人原非表演科班出身,能在一年内建立舞台自信,已属不易。未来若课程持续优化,Trinity Laban 有望成为更多初学者的起点。
其他英国音乐剧硕士课程一览
- 皇家威尔士音乐与戏剧学院(Royal Welsh College of Music & Drama)
一流艺术学府,经纪人演出多安排于伦敦,业界资源丰富。但校址在卡迪夫,相较伦敦在观剧与人脉建立上略有不便,较适合计划回国或从事教学的学生。
- 利兹音乐学院(Leeds Conservatoire)
音乐领域声誉卓著,设施先进,资源完备。音乐剧课程以原创为主,强调跨领域能力,较适合重视创作与独立思考的学生。
-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(Goldsmiths, University of London)
目前仅设制作与创作主修,明年将增设表演方向。相关科系丰富,地处伦敦市区,适合探索实验性与艺术融合的学生群体。
每一部毕业大戏,都是学校教学理念与学生能量的缩影。英国音乐剧教育标准严谨、竞争激烈,不存在“野鸡大学”或“水硕”问题,能够获得录取即是一种肯定。每所学校都有其特色与优势,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明确目标,善用资源,规划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。
如果你也梦想站上音乐剧的舞台,不妨从了解开始,多查资料、咨询前辈,必要时与专业老师深入对谈,定能事半功倍。如果你希望未来也能到英国追逐音乐剧梦想,欢迎随时与我们导师团队交流,下一位站上西区的亚洲之光,或许就是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