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丁堡藝穗節 ‘25
——全球劇場愛好者的盛夏朝聖
每年八月,蘇格蘭首都愛丁堡都會被徹底改變樣貌。街頭巷尾貼滿了海報、分發著傳單,隨處可見的街頭表演,讓這座城市在短短一個月間,搖身一變成為全球表演藝術家的天堂。這就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藝術節——愛丁堡藝穗節(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)。
藝穗節的初衷是給予新興藝術家一個低門檻的舞台,讓他們有機會用最直接的方式向觀眾展示創意與才華,也因此誕生過許多經典作品——包括如今風靡西區與百老匯的音樂劇《六位皇后》(SIX)。隨著時間推進,藝穗節已經不只是新銳的舞台,許多專業劇團、各國文化機構也會積極參與,帶來橫跨語言、風格、形式的多元作品。若你在夏天恰巧來到英國,千萬不要錯過這場「劇場嘉年華」!
在短短四週內,整個城市會湧現超過 3,300 個演出。有些人會提前做好功課,把票務行程排得滿滿;但更多觀眾選擇「即興探索」,憑直覺挑選有趣的海報、或臨時在劇場外買票進場。這種「盲盒式看劇」常常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!如果你身邊有朋友或同事在英國,光是跟著他們的推薦清單走,都能讓你一整天排滿行程。
以下就分享今年我們在藝穗節中觀賞到的部分作品:
🎭 Down to Chance
我們 Rob 老師帶來的作品!在小劇場內,由兩位演員分飾多角,道出阿拉斯加地震救援隊的故事,真摯而幽默。
🎶 How To Win Against History
一部已在倫敦上演的喜劇音樂劇,講述一位侯爵為了名留青史而傾家蕩產的荒誕故事。節奏明快、娛樂性極高,是極具潛力的佳作。
🌙 Midnight at the Palace
一群嬉皮酷兒帶著卡巴萊夢想衝上百老匯卻慘遭失敗。雖然低成本,卻憑藉創意和演員的高超唱功,呈現出極具能量的小劇場音樂劇。
😂 …Earnest?
今年最驚喜的作品之一!主演臨時失蹤,導演只好從觀眾席「抓人上台」頂替。全場笑料不斷,考驗演員與觀眾的即興反應力,趣味與互動兼具。
✨ KINDER
一名酷兒演員的獨角戲,透過變裝皇后的視角講述家庭與自我。從燈光、肢體到台詞編排,細膩而富有層次。
💖 Legally Blonde
由本地劇團 Captivate Theatre 製作,唱跳水準驚人!雖然是低成本製作,但他們年年搬演多部知名音樂劇(今年還有《悲慘世界》《近乎正常》等),培養出完全不輸專業舞台的實力演員。
🌈 Pop Off, Michelangelo!
以米開朗基羅為題材的「惡搞」音樂劇,融入 LGBTQ 元素,音樂動聽、笑點密集,娛樂性十足。
🔥 Sauna Boy
一齣以三溫暖為背景的獨角戲,描繪少年與老闆之間愛恨交織的故事。敘事緊湊,宛如追劇般令人欲罷不能。
🩰 Swan?
融合芭蕾與肢體劇場,探討女性在愛情中自卑與無力的心境,並加入觀眾互動,既有趣又引人深思。
🥁 Ta-Bamm!!! Tap Dance and Marimba
踢踏舞與馬林巴木琴的跨界合作,兩位瑞士藝術家用肢體喜劇帶來輕快可愛的演出。
🎧 Arcade
Darkfield 團隊最新沉浸式體驗——全黑環境下加入「5D 特效」,觀眾用聽覺選擇故事走向,刺激又新鮮。
📖 Cardstock
一位同志作家與曾受傷害的粉絲,因一本被迫「改寫」的小說而展開交集。小劇場卻有大格局,政治諷刺與女性主義筆觸發人深省。
👑 Jonny Woo: Suburbia
老牌變裝皇后的獨角戲,回望與愛滋的恩怨情仇。結尾尺度極大,衝擊感十足。
💌 Almost Everything
三人戀愛小品,沒有華麗舞台、沒有絢爛燈光,卻靠紮實表演征服觀眾,令人懷念純粹話劇的力量。
從大製作到小實驗,從音樂劇到沉浸式體驗,愛丁堡藝穗節再次展現了英國劇場文化的多元與活力。這裡不僅是觀眾的天堂,更是年輕藝術家累積履歷、邁向專業的重要跳板。對許多海外留學生來說,藝穗節更是進入國際劇場圈、甚至申請人才簽證的重要經歷。
如果你計畫在八月來到英國,不妨親身體驗一次這場盛會。你永遠不知道,下一個在你眼前登場的演出,會不會就是未來的「下一齣西區或百老匯大作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