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网志

大师来了:艺术家专访——Omar Okai

Omar F. Okai 是来自英国伦敦的导演、编舞家与表演者。他同时也是 Black British Theatre Awards(BBTAs)的共同创办人与共同艺术总监,曾担任西区音乐剧《Get Up, Stand Up!》的副导演,并以崭新形式重新演绎《Kinky Boots》等知名作品的音乐会版。

2025年5月1日,我们与北京大华城市表演中心合作,邀请 Omar Okai 与中文版《剧院魅影》的女主角潘杭葦(Ivy Pan),共同举办为期四天的「大师来了——五一音乐剧工坊」。在工作坊的直播活动中,我们有幸与 Omar 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专访。他真诚地分享了自己数十年来在剧场工作的观察与体悟,带来了深刻的启发。

Omar Okai出席英国黑人戏剧奖

“请记得,我们邀请你来面试,是因为我们想认识你。”

“试镜这件事,有时大家会太紧张,但我总会告诉演员:我们并没有付你来面试的钱,所以真的没必要太有压力。”Omar 坦言,作为导演,他一直努力让演员能够放松自在。“我会真诚地感谢你花时间来到这里,并希望你能展现真实的自己。因为在筛选简历和视镜带之后,我们想认识的是你这个人。”

对于面试已经上演作品的角色,他也特别提醒演员:“请务必了解角色背景。不一定是唱得最好、跳得最强的人就最适合。我会问的是:你能为剧组带来什么?你能为这部作品注入什么新的火花?”

他强调:“把你自己与角色融合,让我们看到那个独一无二的你。”

“做一个好人,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
谈到对表演者的期许,Omar 的话很简单:“请你做一个善良的人。”他说,在剧场里,不论你是主角还是群演,每一个人都是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“你身上穿的每一件衣服、照亮你的一束灯光,背后都有许多人的努力。观众是来看整部作品的,而不是只看你——The star of the show is the show itself。”

在他看来,成为一名表演者并不是多伟大的职业,不像医生或警察那样攸关生命。“正因为如此,我们更应该保持谦逊。你能一边做自己喜欢的事,一边享受掌声,这已经是一种荣耀。

但除了善待他人,他也提醒演员工:“请善待你自己。”
“在排练时犯错是好事,错误能让你成长。敢于尝试新的东西,也许就会被编舞或导演采用!”
“如果你在舞台上出错被批评,也请记住:那是角色的问题,不是你的错。”

剧场人要牺牲很多,没有周末和假期,生活被排练与演出填满,“但这就是我们热爱的事业。而剧场存在的意义,就是因为没有人能取代那种上台前心跳加速的感觉。”


Omar在排练室里指导一位黑人女士

“做戏剧,一定要快乐。”

谈到教学理念,Omar 分享了一个他常提到的故事。

“有一次我在 Mountview 戏剧学院执导《刺客》,一个学生特别让我印象深刻。他不是最突出的,但他总是专心聆听、认真执行我给的笔记。我告诉他:‘未来我愿意与你共事。’几年后,我在迪士尼工作时,他也被录取了。总彩排那天,他哭着对我说,我当年对他说的话都实现了。”

当时迪士尼的 CEO Michael Eisner 也在场。他对 Omar 说:“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这样真诚地对待学生。”

对 Omar 而言,老师的职责从来不在于分辨谁最强。“我当然比他们更有经验,但这只是此时此刻而已。最终能走得远的,是那些持续进步、乐于学习的演员。”

他最看重的是:“你有没有玩得开心?”

“只有在快乐的时候,人们才会拼命去唱、去跳。”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课堂总是热闹非凡。“我要让大家放下包袱,大胆选择、大胆犯错。”

他也理解每个人性格与背景不同,有人外向,有人内向,有人喜欢自己先准备,有人喜欢现场即兴,“这些都没有绝对对错,所以不需要责怪自己。”

“请记得,你演的是角色,不是你自己。”

Omar 分享了一个他常用的训练方式:“我会分析角色在剧中哪一句话是戴着‘面具’说的,也就是说哪些话并不是真心的。”

“我们很容易假设角色说的每句话都是真实的,但就像现实生活一样,人会说谎,角色也会掩饰。这种分析能让角色更立体。”

他也提醒演员不要被“好宝宝贴纸”迷惑。“很多人面试或排练时只想表现得完美,但请记住:站在台上的,是角色,而不是你自己。找到你与角色的连接,然后停下、观察、倾听、回应,这才是真正的表演。”

若表演涉及敏感或负面题材,他特别叮嘱:“谢幕后要学会放下角色,保护自己。人生比角色更重要。”

Omar和节目的演员一起笑。

“一部剧的诞生,是无数奇迹的总和。”

“要让一部音乐剧登上西区舞台,需要经历试听带、读剧、工作坊、找到制作人、从小剧场一步步演出……”Omar 笑说,“任何一个环节失败了,这部剧可能就不会诞生。”

他说,一部剧的“成功”可以分为商业与艺术两种。

“商业上,一部剧得演两三年才能回本;艺术上,则与规模无关。即便是只有几位演员的小剧,也能因为剧本和音乐出色而获得认可。”

他举例说,《Honk!》的作曲家 George Stiles 就是从小剧场起步,最终打败《狮子王》获得奥利佛奖。几年后,他在爱丁堡艺穗节看到《Six》的演出,便决定以制作人身份让它走上国际舞台。

奥马尔和木偶奇遇记的布景。

Omar Okai 的话语如同他的作品,充满力量,温柔而诚实。他以一位剧场老将的眼光,看透这条路上的高低起伏,却始终选择以温暖、幽默与包容拥抱每一位表演者。他提醒我们:“在追梦的同时,请记得做个好人,也要善待自己。”

在排练场与课堂上,Omar 并不是站在讲台上的高高在上的老师,而是跳入人群、挥洒汗水的伙伴。他用自己的一切告诉我们:剧场的意义,不是被看见,而是彼此连接。

这次专访不只是一场访问,更像是一堂剧场人生课。我们不仅听见了他的故事,也仿佛走入了一间又一间排练教室,看见他眼中对表演艺术的深情。谦逊、真诚、热爱——这或许,正是一位艺术家最动人的模样。

联系我们